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港圓匯率制度有修改必要

今天是港圓與美圓掛鉤制度實施30週年,金融管理局發表文章,指制度可保持港圓'穩定',而且美圓是世界上流通和認受程度最高的貨幣,是'金融穩定的基石',亦有助其運作.可是,根據過去經驗,香港在採用硬性掛鉤制度後,港圓兌多種貨幣的波幅非但未有減少,更因美圓兌其他貨幣間匯率變化而帶來不確定因素.

自1973年起,使用掛鉤匯率的國家和地區因其缺乏調控彈性,已相繼捐棄此制度.現時只有約肆拾多個國家或地區仍然採用,包括汶萊,海灣合作委員會(GCC,含阿拉伯六個主要產油國),丹麥,西非部份國家和委內瑞拉.

從2003年開始,國際基礎商品價格以倍數上升,直接導致普遍物價上漲.現時香港相當一部份糧食,日用品和輕工業製品從國內進口,人民幣升值助長其升值,企業利潤同時大幅減少.另一方面,由於香港所有原料依賴進口,惟資源國,如澳大利亞,加拿大,貨幣匯率時有變化,而且波動甚大,亦令物價變化難以控制,對基層民眾衝擊尤甚.

2008年初起,美國政府為挽救房市泡沫爆破引發的經濟衰退,以及由於其公債過巨,將其公債和'兩房'(Fannie Mae, Freddie Mac)債券貨幣化,引致上萬億美圓計資金在全球各地流動,資產價格暴漲暴跌,世界各主要國家紛紛效尤,誘發嚴重金融震盪,貨幣貶值.香港在強制結匯下,外來資金流入意味著銀行需大量印鈔,構成資產和物價上漲.

現時美國政府負債達16萬7仟億美圓,而且由於維持健康保險和養老制度,潛藏負債可能更多,維持與美圓掛鉤已日漸不可靠,日本,歐羅區和不列顛亦出現如此趨勢,即使與數種國際硬通貨掛鉤也不靠譜.由此觀之,採用以基礎商品和多種貨幣混合爬行式掛鉤制度,以及引進物資儲備和平準基金可減少港圓以及資產價格波動,並紓緩物價上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