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7日 星期日

St Patrick's Day被淡化,坐失文化傳播良機

今日是St Patrick's Day,即愛爾蘭主保聖人聖博德(Saint Patrick,或譯作聖帕特里克)安息主懷的紀念日.聖博德是被擄至愛爾蘭的不列顛人,在其後半生致力向愛爾蘭民眾傳播基督信仰,因而為愛爾蘭人民所尊崇.聖博德日原本是愛爾蘭民族慶典,後來由於愛爾蘭人大規模遷移,尤其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為了追尋民族根源,以及商業宣傳的作用下,因此聖博德日得以推廣至世界不同地方.

時至今日,除了在愛爾蘭,大不列顛國協和美國外,不少非英聯邦地區,也有大規模的聖博德日巡遊,燈火表演,愛爾蘭文化推廣活動.今年愛爾蘭共和國旅遊局特意致函多國政府,在世界名勝古蹟上投射象徵愛爾蘭的綠色,藉此推廣愛爾蘭旅遊.可是在香港,不僅沒有愛爾蘭風格的巡遊或文化推廣活動,在公眾廣場或大道大街上,亦未放置簡單的展板,甚至未見懸掛代表愛爾蘭的綠色旗幟,綠白橘旗幟和白底紅對角交叉的聖博德旗(Saint Patrick's Saltire),一切似乎如常,僅有少數外僑團體舉辦特別禮拜和私人活動.反而在東京,每年都舉辦東亞最盛大的聖博德日巡行,雖說當地愛爾蘭裔人口只佔極少數,而且由愛爾蘭僑民主辦.

到底是甚麼原因導致香港,曾受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治下的附屬地,對此反應如此冷淡?領事館或代辦機關為何全無就聖博德日舉辦公開活動,甚至連相關文宣也沒有?(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和愛爾蘭共和國政府已經達成和解)這可能是當局試圖刻意讓民眾遺忘殖民地歷史,不在今天舉辦愛爾蘭特色表演或戶外音樂會,亦不願邀請或配合團體舉辦相關慶典或對公眾介紹.此外,愛爾蘭(包括北愛爾蘭)自2008年金融風暴後,經濟元氣大傷,在華和周邊國家有業務的愛爾蘭企業不多,要統整起來舉辦一場有聲有色的公開盛會實屬不易.但是愛爾蘭旅遊部門應充分利用機會,利用香港的地理優勢和歷史背景,向香港,中國各地以至周邊諸國人民介紹愛爾蘭風光和生活方式.這次文化觀光推廣良機被白白糟蹋實在教人可惜!

Wikipedia對聖博德節介紹: http://en.wikipedia.org/wiki/Saint_Patrick's_Day
世界名勝古蹟投射綠光迎聖博德日: http://www.nbcnews.com/travel/itineraries/st-pattys-pyramids-giza-get-lit-green-1C8831429
伯明翰聖博德日巡行報道: http://www.bbc.co.uk/news/uk-england-birmingham-21786239

參觀'伙炭'藝術工作室後記

數星期前,我每次進入地下鐵路車站月台,經常看到'伙炭'藝術工作室開放計劃的廣告牌,吸引我參觀的興趣.到了剛過去的星期六,我到火炭區內的藝術工作室參觀.由於這是本人首次進入獨立藝術從業員的工場,而且本人與美工創作睽違七年之久,因此對各工作室內的一事一物感到好奇.  下午二時十分,我到達'伙炭'的諮詢處,座落在一幢工廠大樓的地面.在門外有工作人員,也許是大學或專業學院的藝術系學生,派發節目和工作室索引,亦對入場人士進行問卷調查.當我進入諮詢處門檻,便見一張桌售賣場刊和作品集,再踏過兩,三步,便通往地下室,那時'藝術針灸'講座剛開始進行,主辦者邀請曾到劍橋大學深造的杜鎧綸中醫師主講.他談及中國傳統醫學理論與藝術文化的連繫,藉論及人體經脈閉塞比喻支持藝術的政策措施儘管得以採納,但到了實行層面由於行政官僚的繁瑣程序作梗,藝術工作者往往未能從中得益.但只要'經脈'打通,文化藝術的推廣工作便可以暢順開展.
聽罷講座後,我便按圖索驥,進入一家陶藝工作室參觀.我曾在電視上觀看製陶片段,惟親自目睹
整個製作過程就是首次.我看到學員在軟陶土坯上雕刻圖案,不禁回想我在初中時上美術課用
合成陶土搓揉拙稚的淺碗,猶如石器時代陶碗模型.接著學員將一坨陶泥放上轉盤,不消一會化作
圓錐狀.只見她用雙手拇指摁下,即產生陶碗的雛形.其後陶坯經按後升高,漸見花瓶的輪廓.
稍後我到對面的工廠大樓,參觀更多的工作室.我到一家雕版工場參觀.室內有兩座版畫印刷機,上方是放紙張的捲筒,下方放置雕版.我指著一片刻上虎紋的薄金屬板,向工場負責人詢問是不是電版,負責人解釋說那是雕刻印版,並指向另一桌子,展示電版實物,那是一塊色澤暗啞,且呈現灰色的銅或鋅質板.他還展示蝕刻板,木雕板和絲網,以及數張印畫,而雙色印畫是利用套色法,即先用一種色彩塗上印版一部份印製,後再在印版其餘部份塗第二種顏料,印製後產生兩層次色彩.
負責人指電版(燙金)工序在電腦排版出現後失去應用價值,業已式微,但是由於其美術觀賞價值,以及其原創特質,所以還可以流傳至今.


進入由香港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導師Peter Sakievich開設的工作間,不論其地板,佈景,攝影棚和作品配置,都具備獨特品質.一名參觀者請求他如何準備攝影佈置,他便關電燈,調較沙發布幕前的光燈,模擬攝影棚的燈光裝置.稍後我藉機與Sakievich先生對談,他自述生於美國加州,祖籍立陶宛,我隨即與他談及在美國立陶宛人的歷史,藝術創作與媒體,美術教學等議題.
走到同一層室內面積約110平方米的劉澤傑工作室,內部整齊地擺放著現代設計風格傢具,輔以大型窗戶和鏡面,展現窗明几淨的感覺.可是工作室給我的觀感與連鎖傢具店的陳列室十分相似,或許讓人感到失去藝術家的個人設計風格.
 到下層的Astrid和Lisa der Weduwe以及其搭擋的繪畫攝影展覽,瀏覽其在尼泊爾旅遊時拍下的人物景觀和倫敦希思羅機場旁村落拍攝的靜態照片.我上前向他們攀談,他們說在倫敦拍攝照片上
的景象由於機場擴充,將在明年拆毀.我說這不禁憶起香港機場建造第三跑道引發的水污染和瀕危海豚的滅絕.許多佇立多年的事物因基礎建設開發而煙消雲散,似乎是世界級都會的普遍現象,
叫人不勝唏噓.
 進入由Riitta Kuisma主持的繪畫,攝影和裝置綜合藝術工作坊,線條明快的燈具,簾幕,矮桌,圖畫和照片井然有序地鋪陳,Kuisma女士站在室內中央,我便與她談起東亞地區藝術推廣面對的障礙.我
在言談間得知她是芬蘭杜庫人,近年主要在亞洲活動,作品曾在世界多國展出.Kuisma說杜庫是充滿獨特風格建築的城市,藝術與設計風氣盛行,曾獲歐洲年度文化首都;在北歐諸國藝術家獲政府資助,例如提供場地,項目推廣,也有贊助計劃在國外開展藝術活動.
本人述說亞洲社會文化藝術相對不大獲社會重視,鼓勵欣賞藝術的風氣仍未普遍,亦藉機談到香港應設立室內和戶外作品展覽場地,放置獨立藝術家作品,並提供開放式表演場地,讓民眾近距離
接觸獨立藝術創作.我亦希望亞洲各地文化單位可為藝術工作者提供更多場地和支援,展開一系
列推廣活動,以至舉辦年度文化首都,藉以提升社會對美術設計的關注.Kuisma女士回應這需要開放文藝創作和社會思維改變,或許花費20至30年才能實現.
我們也談論亞洲多國政治和思維觀念對創作的限制,她連忙說其主要創作範圍是繪畫,裝置,相對
而言影視多媒體創作受政治開放程度和社會價值觀影響較大.

 
接著我前往位於山邊的工廈,那裡以貨倉為主,但也有不少的畫家,木工聚集在此.跨過王天仁木匠作坊'山寨廠'門檻,左邊豎立著一柱柱木樁,不少看似是從舊傢具拆下的,猶如廢棄物倉庫.再往內一看,只見上方懸掛著可拆卸木雕,其中有牛,老虎,小屋等造型,牆角還放著虎紋木質自行車,電視廣播節目'千奇百趣省港澳'也曾經介紹那部自行車,並播放其在路上行走的片段.
最後我參觀'伙炭'計劃的展覽館,室內空間寬敞,牆壁和地板都是白色,襯托五彩斑斕的作品,形成鮮明對比.我看見一個由保鮮紙捲成的站立人像,不了解其意涵如何能夠讓其站起來.
工作人員解釋說內有一條直徑3厘米金屬柱,連接多條硬質小型支柱保持結構穩固.這作品是由三個人形保鮮紙雕塑和一個膠質人像組成.意念是民眾如同透明人,其聲音無法得到當局重視.
館內亦展示由沙田區中學生製作的藝術作品,勾勒區內的地理環境和地標建築物,其中最別出心
裁的是由一千多個廢棄塑膠瓶蓋拼裝成沙田區內體育設施馬賽克圖案,展現繽紛活力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