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5日 星期六

對香港數碼電視廣播的期望

數碼廣播新頻道的期望(一)

今天,香港兩家無線電視台新增多套通過數碼制式廣播的頻道,而兩家電視台亦已公布有關頻道的詳情.無庸置疑的是,數碼電視廣播可以帶來更多新節目,讓觀眾有更多的選擇.但是,電視台方面未有詳細考慮社會人士的訴求,在一些方面的表現不能滿足民眾的期望.
首先,亞洲電視全天轉播中國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CCTV-4)明顯與現存的開放式(free-to-air)直播衛星服務和收費電視轉播服務重疊,更有人認定這會對香港事務構成一定的干預和負面影響.
因此,本人建議當局應該向兩家電視台發出指引,促請電視台播放更多不同類型的節目,善用頻道資源,以滿足不同觀眾群的需求,詳述如下:
全天候新聞頻道的非節目時間不能超過十分鐘,確保觀眾能夠更快接收即時和充足資訊內容,並作更深入報道.
鑒於現行牌照條款只規定各免費電視頻道每週僅須播送新聞紀錄片,文化藝術節目各半小時,導致上述兩類節目嚴重不足,故兩者淨播放時間須增至每週135分鐘.
現時市民對真實紀錄片的需求日趨上升,電視台不能再墨守成規,應就觀眾口味轉變提供不同類型的紀錄片,如自然科學,科技新知,歷史人文等,讓未有接駁收費電視的民眾也可欣賞有關節目,播送時數最少佔各頻道廣播時間的四分之一.
再者現時電視台的普通話和外語節目匱乏,不能滿足不同省籍或國籍人士的需要,不利省籍和種族和諧,更與國際大都會的稱號相違背!因此,當局須要求兩家無線電視台撥出三成的中文廣播時數以普通話主聲道播放,新增菲律賓語,印尼語,印地語,烏都語時段,每家電視台每週共最少十四小時,而原來的英語頻道主聲道則須全以英語播送.這樣才能推廣普通話和英語使用,及為外省及外國籍人士提供足夠資訊及娛樂的渠道.
 
原文發佈於2007年12月31日,8:10pm
 
數碼電視廣播一週年
 
香港數碼無線電視廣播自2007年12月31日啟用至今,已經過去一年了.與此同時,高清晰度電視科技亦首度引進,無線頻道總數也從四個增加到十三個.雖然這樣的安排看似為觀眾提供不少選擇,可是新增頻道提供的節目內容不多,尤其在小眾類型節目上.例如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的高清翡翠台,其大部份時段僅播放聯播節目的高清晰度版本,或重播原來節目.J2頻道也只是以青年人為對象的劇集,綜藝等節目為主,缺乏文化或創意內容,未必切合今日觀眾的品位.
再者,數碼電視觀眾群日趨上升,自然對內容素質有更高要求,節目的潛在收視隨之上升.因此電視台有必要利用新增頻道,盡快增加文化推廣節目,自然科學,歷史人文紀錄片的總量,滿足民眾需求,並可提升廣告收入,一舉兩得.
香港政府亦有責任監管各電視台引入節目進度,並敦促電視台提供相當數量的普通話,英語及外語節目,保障大眾收視權益,推動種族及省籍共融.此外,有關當局須利用餘下頻道(可容納八套標準清晰度頻道)積極推動公共電視頻道的成立,彌補現行電視內容不足,有助增加公眾對新聞,公共事務,教育及文化的認知以及提供平台,讓團體能製作節目,反映民眾意見及訴求.公共頻道可避免財團干預,更須減少政治介入,以戮力提供’中立平台’,反映各界聲音.
另一方面,香港及其鄰近地區大氣電波頻道非常有限,香港政府有必要向民眾提供協助,包括提供數字電視機選購指引,和向低收入或接受社會援助者發放津貼購買數字電視機,加強推展數碼電視,才可騰出頻道,提供更多電訊及廣播服務,讓香港成為擁有先進通信服務的地區.瑞典,芬蘭,德國,盧森堡現已全面實施數碼電視廣播,美國,挪威亦確定於2009年廢止模擬電視傳送,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豈能落後於各發達地區!

原文發佈於2008年12月31日,2:08pm

本地無線電視廣播服務意見

廣播事務管理局現正就兩家無線電視台牌照作中期檢討,並收集公眾對無線電視台廣播服務的意見.本人原欲參與相關的公聽會,惟三次公聽會因滿座未能出席,遂通過書面方式,向有關機構表達意見,內容詳列如下:
兩家無線電視台播放的時事,文化,科教紀錄片的數量略嫌不足.同時,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自制片集無論在品質,廣度和深度上亦常常受到觀眾質疑.
時事紀錄片往往未能深入地探討與社會,民生,經濟等議題,只流於描述表面現象,不利於引導公眾討論社會現象和尋求解決方法,更難以有效地推廣通識,與現今教育強調的獨立思考相違背.
據不完全統計,每家無線電視台平均每星期實際僅播放二十多小時人文,科教紀錄片,而天文,科學實驗(例如Mythbusters)和歷史類型節目奇缺,遠不能滿足現時大眾對此的需求.此外,亞視國際台引進部份轉載自DW-TV的節目,讓香港,珠江三角洲民眾認識尖端科技,歐洲社會民風百態,本人也是其觀眾.但電視台對上述節目的宣傳缺乏,觀眾若非閱覽節目表,根本無從得知播放時段及內容概要.DW-TV節目的重播時段更被編排至凌晨一,二時,引起大多數觀眾不便,糟蹋其存在價值.電視台尚未充分利用新增頻道,播放更多科教文化節目,卻播放劇集和綜藝節目,浪費頻道資源.
現今電視劇集被普遍觀眾批評素質低劣,老調重彈,且播放量驚人,早已為人詬病.統計顯示,電視廣播翡翠台每周一至周五,每天播六小時劇集,亞洲電視本港台在同樣時段,更播放達七小時,簡直令觀眾厭倦!
隨著民眾教育水平提高,已經不再滿足於劇集和綜藝節目上.電視廣播的節目編排模式和制作手法,仍然與開播首十餘年的方法無甚分別.例如綜藝節目的內容,格式或多或少殘留著歡樂今宵的影子,定必叫人納悶.
本年初,電視廣播翡翠台和亞洲電視本港台將周一至周五夜間新聞提前播放,對不少夜歸人士而言,損失接收最新資訊的機會.現時牌照條件要求模擬電視頻道在18002359時內播放兩節最少十五分鐘新聞報道,令新聞播放次數和時段較少,無法照顧大部份觀眾需求.
針對上述種種流弊,本人有數項建議:
電視台須加強編輯,採訪水準,廣攬各方觀點,深入探討事件真相;
改革節目制作流程,延攬具語言,文學創作素質人才擔任編劇,校對工作,提升劇集素質和引進新編制技巧;
加強對時事資訊,紀錄片,科教節目宣傳,播放包含內容大意之預告,讓觀眾有機會選擇,提高收視;
為符合觀眾的訴求,本人懇請當局制定節目播放時數指引:
撇除非節目時段後,每個綜合頻道在每晚2200時播放四十分鐘新聞和在約0030時播放十分鐘簡訊,並將午間新聞和傍晚新聞分別延長至二十分鐘和四十分鐘.
每家電視台須最少播放:
180分鐘文化節目;
315分鐘科學節目;
科學,人文,歷史和教育節目總計33小時;
360分鐘時事專輯,以扣除轉播時段為準;
為了讓不同省籍人士明白節目內容,在所有中文廣播時段,最少三成以普通話主聲道播放;全面數碼廣播實施後,英語頻道節目須全以英語播出;針對港澳和珠江三角洲五十萬馬來群島和印度次大陸祖籍人士需要,在新增數碼頻道提供上述人士為對象的節目,每星期最少共提供14小時菲律賓語,印尼語,印地語,烏都語節目.
因應人口老化,長者節目會有一定觀眾支持,07001559時播出60分鐘長者健康,活動資訊節目.
由於近年兒童人口下降(四至十三周歲人口從1993年時的七十多萬減至2008年時約六十萬),以及小學全日制普遍推行,建議將原有頻道的兒童節目最少播放時段減至每個頻道每日45分鐘.
下列節目每個頻道建議播放上限:
劇集每日(00002359)300分鐘;
電影每星期19小時(指定電影頻道除外);
動畫每日60分鐘.
 
原文發佈於2009年7月25日,2:29p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